兩百多年前,第一位華人踏上了加拿大西岸。早期,華人移民在居住、社交和文化各方面都被隔離於加拿大社會之外。經年累月,在加華人不僅成功地融入主流社會,並對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作出卓越的貢獻。同時,華人也與其他族裔和諧共處,同心協力為我們摯愛的加拿大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此篇《加拿大華人歷史紀要》簡單地回顧了222年來,華人移民加拿大後,從被隔離到融合至貢獻的漫長歷程。
我們衷心感謝維多利亞大學榮休地理教授及西門菲沙大學林思齊國際交流中心客座教授黎全恩博士,研究與撰寫這篇《歷史紀要》。並感謝梁笑媚女士將英文原文翻 譯成中文及鄒宏楷先生翻譯為法文。同時也感謝中心創始主任及榮休教授王健博士,提供編撰《紀要》的寶貴意見,林思齊中心客座 教授蔡宏安先生,不倦的熱心協助,羅陳梅月女士的聯絡和行政工作,梁慶衡先生與梁允寧女士的專業意見和排製《紀要》。最後, 衷心感謝各贊助的支持,使《紀要》得以順利出版。
高保羅博士
林思齊國際交流中心主任
1788年春天,英國皮草貿易商人梅雅士船長在澳門和廣州招募了五十多名中國鐵匠和木匠,啟程前往加拿大,於5月13日抵達溫哥華島的綠加海灣。第二年, 梅雅士船長又招募了七十多名華工,協助建築一座城堡和一艘四十噸的帆船。華人工匠精湛的手藝與勤懇堅忍的性格,令梅雅士船長 留下深刻印象。他曾在回憶錄裏寫道,“如果將來我們要在北美沿岸建立貿易據點,這些工人不可缺少。”後來的事實驗證了他的預 言,開發英屬哥倫比亞這片處女地,離不開廉價華工。1789年夏天,西班牙人抵達綠加海灣,與英國人展開爭奪。華人的遭遇至 今還不得而知,估計有的被監禁,有的成功逃脫,有的則不幸遇難。自此以後的六十九年,至今還沒有發現有關華人抵達加拿大西海 岸的文字記錄。
1857年菲沙河谷發現了金礦。次年,數以千計的礦工湧入英屬哥倫比亞淘金。1858年6月,首批中國移民從三藩市乘船抵達域多利,加入淘金行列。隨後,越來越多華工直接從香港乘船赴“金山”謀生。拓荒時期,勞工的短缺迫使殖民政府不得不依賴華人承包商到中國招募華工,來加建 造道路、排乾沼澤、挖掘水溝,及從事其他艱苦的工作。1865年後淘金熱過去,英屬哥倫比亞陷入經濟衰退。越來越多白人將失 業的原因歸咎於華工願意接受低薪酬並超時工作。1860年代末,英屬哥倫比亞開始出現反華情緒,及至1870年代愈加嚴重。
早期,大多西人都鄙視華人而將之隔離於主流社會之外。例如,域多利、乃磨和錦碌等市政府強制華人聚居於市區外的邊緣地區,稱之為“中國城”。正派之人往往 認為中國城是藏污納垢之地,總是敬而遠之。但習慣了群居的華人,聚居在一兩條街,稱之為“唐人街”,卻並不介意被隔離,畢竟 聚居在唐人街,彼此可以互相照應,沿襲傳統習俗,遠離西人淩辱,因此,生活在唐人街更有安全感。華人死後也被隔離。以域多利 的羅斯灣公墓為例,整座公墓分為二十一區,而其中的L區專門留予“土著居民與蒙古人”。根據墓場記錄,第一個華人於1873 年3月18日埋葬該地,以“中國佬一號”記錄之,隨後以此類推記為“中國佬二號”、“中國佬三號”等。後來,華人在L區設置 了一個傳統的祭壇,並在墓碑上刻上中文名字以示紀念。由此,L區被稱作華人墳場。
1871年英屬哥倫比亞加入聯邦政府成為“卑斯省”。次年,第一屆省立法會通過一項法案,剝奪土著印第安人和中國人的選舉權。隨後,省內各城市跟隨其後, 相繼開始剝奪華人的選舉權。自1870年代起,歧視華人成為卑斯省的烙印。《1881年加拿大人口普 查》顯示,全加共有4,383名華人,其中4,350人居卑斯省,22人居安大略省,7人居魁省,4人居緬省。由此可見,卑斯省反華運動也最為嚴重。
1879年,保護工人聯盟(後來發展為“反華協會”)會長莎士比亞聯合反華勢力向聯邦政府請願,要求在卑斯省內興建的加拿大太平洋鐵路不應使用“蒙古勞工”。後來安德魯獲得鐵路合同,需要招募至少一萬工人建築鐵路。據統計,1880年卑斯省白人人口為35,000,大部分都從事於淘金、挖煤、裝魚罐頭工業等,餘下不到400人能從事鐵路建築工作。因此,1882年5月加拿大總理麥當勞爵士對卑斯省宣稱,“如果你們希望在規定時間內將鐵路建好,一定不能抵制華工。如今只有一個選擇:雇傭華工,或者放棄建築鐵路。”在這 種情況下,雖然很多白人都反對雇傭華工,卻不願因此而耽誤鐵路的建築,所以最終還是迫不得已接受雇傭華工。截至1882年底,九千多的鐵路工人當中超過70%是華人。而在鐵路建築過程中,數以百計的華人因為意外、嚴寒、疾病及營養不良而犧牲。
1885年,聯邦政府迫於卑斯省政府的壓力,通過法案向每位入境華人徵收50元的人頭稅,只有外交人員、神職人員、商人、學生、旅客及科研人員可免除。當 時,在加華工平均年薪只有225元,除去衣食住行、醫療和其他必要開銷,每年僅能積蓄43元。加拿大政府試圖通過加收人頭稅 的方式阻止並限制華人移民。1901年,人頭稅增至100元,1903年升至500元。但儘管如此,華人還是絡繹不絕移民來 加,當中大多數人在中國生活困苦,即使能找到工作,也只能賺相當於每月2元加幣的薪水,而加拿大的工資至少 是中國的10至20倍。當時,所有中國人都途經香港前往加拿大。因為香港並沒有移民辦公室,所以,當載滿上百華人的船隻抵達域多利後,所有人都必須在碼頭 排隊等候進入入境事務辦公室,進行體檢並繳納人頭稅。如果無錢交付,必須等待親友來代付。全程耗時幾天甚至幾周的時間。在此 期間,所有華人移民都被 拘禁於鐵窗之下以防止逃逸。因此,不少華人曾在牆上記下心中的悲憤,以下是其中一首詩。
當時,華人在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都遭到主流社會的排斥。例如,域多利歌劇院規定華人不得在低層就座,而只能坐在樓上。域多利水晶游泳池禁止華人進入游泳。還有一個商店禁止華人於週六晚7點至10點進入,理由是該段時間內有很多白人女士蒞臨光顧,不希望見到華人在旁凝視。另 外,如華人要與西人結婚必須得到當地警長的許可證。當時所有白人女子,嫁給華人男子的婚姻都“無疾而終”,例如,1908年 9月,華人商店老闆李藺與白人女子甲頓結婚,二人在溫哥華度蜜月後乘船返回域多利,但還沒抵達就雙雙失蹤。同年,來自美國三 藩市的白人女子摩利士準備嫁給域多利華商李白佳,卻遭到警方以“不受歡迎”為理由驅逐出境。1912年,沙省立法會通過一項法案,禁止中國餐館及商店雇傭白人女工。類似的法案後來也在卑斯 省、緬省和安大略省獲得通過。該禁例不僅遭到華商反對,同時也引起白人女性的抗議。最終,該項歧視性法案被迫取消,取而代之 的是另一項法案,要求華商在雇傭白人女工時必須獲得許可證。接著便是“黃白分校”。1921年,域多利全部90名小學四年級 以下華人學生被單獨分在一間學校,隔離於西人學生之外,只有150名高年級華人學生能與約6000名白人學生同堂上課。 1922年9月,學務部還要將這150名華人學生隔離出來單獨成班。華人家長支持學生罷課反抗,結果,罷課持續了一年多,學 務部終於在渥太華政府、教會與公眾輿論的壓力下,廢除華人高年級學生與白人學生分離上課的規定。1920年,聯邦政府通過一 項議案,規定在省級沒有選舉權的公民不能參加聯邦選舉。因此,專業公會就能夠將沒有選舉權的人士排除在外,根本不需要點明其 族裔。於是華人就無法在卑詩及一些其他省份從事律師、藥劑師、醫生等工作。
由於人頭稅並不能有效減少華人移民,加拿大政府於1923年通過《華人移民法案》,禁止華人入境。1923年至1947年期間,該法案的實施迫使許多在加 華人飽受妻離子散之苦。《194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顯示,全加共有35,000華人,47%居於五大都市:溫哥華(7,880)、域多利(3,435)、多倫多(2,559)、滿地可(1,865)、溫尼泊(762)。而90%大都市的 華人皆聚居於唐人街或附近街區。全加華人移民主要來自珠江三角洲八個縣,其中四邑占66%;三邑16%;中山縣9%;餘下 9%來自其他鄉縣。
1916年,伐木業華工聯合成立“華人勞工會”,以罷工方式要求資方給予華工與白人工人同等的福利和薪酬待遇。以往領導反華運動 的白人工人,逐漸意識到華人工會的力量,部分白人工會考慮接納華工的加入,齊心協力同舟共濟。1920年代,一個左派的“保護華工會”與加拿大共產黨聯盟。1930年代,加拿大經濟蕭條,左派的白人工人與華工聯合起來,堅稱各種族工人深受資本主義的禍害。 1935年3月,“保護華工會”與“失業工人會”聯合召開大會,呼籲給予華工同等雇傭待遇及福利。1932年,“合作共和政治聯盟”(為今天新民主黨之前身)成立,以協助東方人爭取權利為政綱。因此,1930年代曾流行一政治標語:“投一票給合作共和政治聯盟,等於讓中國佬和日本人與您享有同等的選舉權。”
1939年9月,歐戰爆發後,卑斯省及沙省政府堅決反對徵募亞洲人入伍,惟恐他們戰後要求選舉權。雖然不被白人接納為軍人,很多土生華裔青年依然心甘情願 入伍服役,以表忠心愛國。日本參戰後,英國開始招募加拿大華人前往中國、沙撈越、馬來半島的日本佔領區進行遊擊戰。最終,大 戰期間,超過六百名加拿大華人被准許入伍成為服役軍人。1947年5月14日,加拿大政府廢除《排華法案》及其他歧視華人的 法案。1962年,頒佈比較開明的移民入境條例,使華人移民人數由1962年876名劇增至1966年5,178名。
華人獲得選舉權後積極參與政治活動。華人退伍軍人鄭天華1957年當選代表溫哥華中心的國會議員。何榮禧1959年當選卡加利市市議員,後於1975年當 選省議員。1970年代至1980年代,很多華裔當選為國會議員、省議員、市長及市議員。兩位華裔女士,伍利德蕙博士 (1998-)和關麗蓮博士(2005-)被任命為參議院議員;伍冰枝女士被任命為加拿大總督(1999-2005);林思 齊博士為卑詩省省督(1988-1995);林佐民為亞省省督(2005-2010);李昭麟為緬省省督(2009-)。三 位華裔國會議員為莊文浩(2004-);鄒至蕙(2006-);黃陳小萍(2008-)。
1967年10月1日,加拿大政府開始實施寬鬆移民政策,根據教育程度、職業技能等標準,允許世界各地人民平等地移民前往加拿大。移民記錄不再登記移民的 種族出身,只登記其最後的永久居住地。1967年實施該政策後,各地擁有專業技能的華人大量移民前來加拿大。1986年又實 施“加拿大投資移民計劃”,促使大批香港及臺灣投資者及企業家,攜帶大量資金移民落戶加拿大。1990年代,很多香港居民擔心香港回歸中國後政治前景不明朗,於是選擇移民他處。但1997年香港回歸後,成為中國特別行政區,前途的明朗使移民顯著減 少。資料顯示,1994年共有44,169香港人及7,411臺灣人移民至加拿大。但到2000年,香港移民加拿大人數減至 2,857人,臺灣移民減至3,511人。同一時期,由中國大陸移民至加拿大的人數由12,486人增至36,718人,此後中國移民繼續劇增。2001年至2006年的五年期間,合共190,000人由中國大陸移民前往加拿大,而香港移民只有 103,000人。《2006年加拿大人口普查》顯示,全加共有1,346,510華人,86%居於五大都市:多倫多(537,060)、溫哥華(402,000)、滿地可(82,665)、卡加利(75,410)、愛民頓 (53,670)。今天在加拿大,來自珠江三角洲地區的華人移民已少於40%,來自中國大陸其他地區,香港、臺灣、越南等佔 60%以上。
1960年代,市政府不再將唐人街看作藏污納垢的華人聚居地,而視為市內一陳舊住宅兼商業區。1970年代,加拿大各 地市 政府紛紛進行唐人街傳統建築修繕工程,並斥資著手美化計劃,很多都興建了中國式牌樓作為唐人街的標誌。另外,也有香港企業家贊助修繕,其中包括溫哥華及卡 加利等市的唐人街。如今,唐人街已成為加拿大市容貌的重要組成部分。另外,華人與其他種族 人民 混合居住和平相處,公立墳場也不再有隔離華人的地段。
加拿大政府實施《人權法》、《國家雙語法》、《多元文化法》及《人權自由憲章》,推行寬容並尊重種族多元文化的政策。 1967 年以後移民加拿大的華人,比較容易適應加拿大生活並快速融入主流社會。例如,域多利的西方社團如基溫尼詩會和共濟會,已接納華人為會員。華埠獅子會、女獅 會、華人商會等皆有西人參與。華人與西人企業家和發展商,合資發展地產及工商業。異族通婚在年 輕一 代十 分普遍。華人更被選任為後備軍的榮譽陸軍或海軍上校。另外,迄今為止共有六位華人榮獲大學名譽校長稱譽,他們是:卑詩大學李亮漢博士 (1993-1996)、西門菲沙大學黃光遠博士(1999-2000)和雷震瀛博士(2005-2011),維多利亞大學 雷亮明博士(2002-2008),多倫多大學伍利德蕙博士(2003-2006),及瑞爾森大學鄭伯勳博士 (2006-)。
1980年6月16日,加拿大國會通過一項動議,承認華人對加拿大多元文化的貢獻。這是官方首次承認華工對太平洋鐵路所作出的貢獻。1982年9月,加拿 大歷史遺址遺跡委員會在卑斯省耶魯鎮博物館外安置銅匾額,以紀念華工對鐵路所作的巨大貢獻。1986年6月,四個加拿大白人 工會在甘巴侖的華人和日本人墳場外豎立石碑,紀念逝世的華人和日本煤礦工人。1987年,政府三個政黨一致通過國會動議,承 認人頭稅及《排華法案》曾對華人造成不公平的待遇及歧視,加拿大國會於2006年6月22日,正式向加拿大華人道歉。
自踏上加拿大土地至今,兩百多年來,華人從被白人排斥至接納,走過了漫長而艱苦的道路。他們在科學、藝術、音樂、學術、體育、及社會服務方面為加拿大所作 出的卓越貢獻,終於獲得加拿大政府的認可,多位華人被授予加國最高榮譽“加拿大勳銜”,以表彰其突出貢獻和服務。
年份 | 姓名 | 居住地 |
加拿大員佐勳銜 | ||
1976 | Peter Wing 吳榮添 | Kamloops |
|
Jean B. Lumb 林黃彩珍 | Toronto |
1977 | Peter Bowah Wong 黃保華 | Victoria |
1979 | Clara Yee Lim 林黃瑞儀 | Richmond |
|
Shiu Loon Kong 江紹倫 | Toronto |
1982 | Harry Con 簡建平 | Vancouver |
1983 | David Chuenyan Lai 黎全恩 | Victoria |
1984 | Ernest C.F. Chan 陳籍扶 | Saskatoon |
1985 | Joseph N.H. Du 余嶽興 | Winnipeg |
|
Lori Fung 馮麗明 | Vancouver |
1986 | David T.W.Lin 林建威 | Montréal |
1987 | William P.Wen 溫維泮 | Toronto |
1988 | See-Chai Lam 林思齊 | Vancouver |
1989 | Jack Wai Yen Lee 李惠賢 | Victoria |
1989 | Louie Tong 雷鈺堂 | Vancouver |
|
Henry Gan Wah Woo 胡建華 | Edmonton |
1990 | Douglas Jung 鄭天華 | Vancouver |
|
Jack W.Lee 李植榮 | Montréal |
1992 | Joseph Y.K. Wong 王裕佳 | Toronto |
1994 | Wah Jun Tze 謝華真 | Vancouver |
|
Sophia Ming Ren Leung 梁陳明任 | Vancouver |
1995 | Bing Wing Thom 譚秉榮 | Vancouver |
1997 | Milton K.Wong 黃光遠 | Vancouver |
1998 | Norman Kwong 林佐民 | Calgary |
|
Paul Ta Kuang Lin 林達光 | Vancouver |
1999 | Robert H.Lee 李亮漢 | Vancouver |
|
Philip S.Lee 李紹麟 | Winnipeg |
|
David Y.H.Lui 雷元熙 | Vancouver |
2000 | Paul Wong 黃銳光 | Vancouver |
|
Julia Chia-Yi Ching 秦家懿 | Toronto |
|
Arthur Chiu Fu Lau 劉聚福 | Point-Claire |
年份 | 姓名 | 居住地 |
加拿大員佐勳銜 | ||
2000 | Henry Fook Yuen Mah 馬福炘 | Edmonton |
2001 | Yvonne Chiu 趙鄧人翹 | Toronto |
|
Chit Chan Gunn 顏質燦 | Vancouver |
2002 | Cynthia Lam 藍何梅嘉 | Brossard, Ontario |
2003 | Ronald Lou-Poy 雷亮明 | Victoria |
2004 | Frank Ling 吳仲貺 | Rockcliffe Park |
|
Robert G.H.Lee 李甘棠 | Calgary |
2005 | Steven K.H.Aung 王超群 | Edmonton |
|
Wayson Choy 崔維新 | Toronto |
|
Wallace B.Chung 蔣北扶 | Vancouver |
2006 | Jack Chiang 蔣任棠 | Kingston |
2008 | Simon Chang 陳石浣 | Montréal |
2010 | Alice Chan Yip 葉陳敏娜 | Montréal |
|
||
加拿大官佐勳銜
|
||
|
||
1987 | Wah Leung 梁甦華 | Vancouver |
1991 | Lap Chee Tsu 徐立之 | Toronto |
|
Thomas Ming Sui Chang 張明瑞 | Toronto |
1992 | Adrienne Clarkson 伍冰枝 | Toronto |
1995 | David See-Chai Lam 林思齊 | Vancouver |
1998 | Neville Poy 伍衛權 | Toronto |
2000 | Tak Wah Mak 麥德華 | Toronto |
2005 | Alexina Louie 雷德媛 | Toronto |
2008 | Victor Ling 林重慶 | Vancouver |
|
||
加拿大司令勳銜
|
||
|
||
1999 | Adrienne Clarkson 伍冰枝 | Ottaw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