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年,溫哥華華埠逐漸在卡路街和都板街(1904年後更名為 片打東街)一帶嶄露雛形,大概有九十名華人居住其中。到了1890年代,華人居民已經超過一千,主要聚居在卡路街和哥倫比亞街之間的都板街路段。唐人街十分擁擠,很多人同居於一間房,並存有娼妓、吸鴉片、賭博等社會問題,因此華人美以美教會於1889年在都板街成立,傳道給華人。1904年至1905年期間,卡路街西側修築了廣州巷和上海巷,沿兩巷內建了很多廉價公寓,以及士多百貨、裁縫店、餐館等等。華人商鋪同時也沿著都板街東移,從卡路街延伸至西敏道(1910年後更名為緬街)。
1907年9 月7日,“排亞聯盟”成員列隊前往華埠,砸碎窗戶,搗毀商鋪,並毆傷幾十名華人,使當地秩序多日仍未能恢複。然而,儘管發生了排華暴亂,華埠所在區域依然不斷擴大。截至1900年代末,華埠面積已經延伸至四個街區,西至廣州巷,東至西敏道,北至喜士定街,南至奇化街。
進入20世紀後,因溫哥華擁有深水港的優勢,同時又作為加拿大太平洋鐵路的西線終點,使大量貿易不再需要經域多利,而可以直接抵達溫哥華。從而,溫哥華逐漸取代域多利成為加拿大太平洋沿岸第一大港口。同時,溫哥華華埠的人口和重要性也超越了域多利華埠。1911年加拿大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溫哥華華人人口為3559人,域多利3458人,由此可見,溫哥華已成為加拿大最大的華人聚居地,域多利退居其次。
1896年,著名華商葉生、沈滿、黃玉珊、李驥、周棠、梁瑞等人聯袂創立中華會館,並于1910年購置了一幢樓宇作會館辦公室和華人醫院之用。從此,中華會館成為了溫哥華華人社區的代言人,為華人爭取權益。
1910年至1920年期間,大量華僑社團的樓宇,有西方的建築風格,同時融入華埠獨有的建築特色,包括采用瞞稅樓、嵌入式陽台、長而陡的樓梯等等。有時候,兩幢樓宇之間會留一條小巷,由都板街直通至樓宇的後巷。
到了1920年代初,華埠進入鼎盛時期,能自給自足,有兩家戲院,六間學校,一家醫院,一個圖書館,另有大量宗親會、同鄉會的樓宇。部分僑社的總部,包括龍岡公所、崇義會、禺山公所等,紛紛都從域多利遷至溫哥華,因為在溫哥華擁有更多會員。此時,溫哥華華埠的景觀可謂中西合璧,既有華人樓宇,也有西人建築,包括市政廳、溫哥華公共圖書館、銀行,以及白人開辦的酒店等。
1923年通過《排華法案》,對溫哥華華埠的發展可謂一大重創。統計顯示,華埠華人人數從1931年的13011人逐年減少,到了1941年只剩下7174人,十年間減少了45%。因為沒有新移民的加入,華埠的發展也日漸蕭條。1930年代初的經濟大蕭條更是讓華埠雪上加霜。幾年間,居民的遷出以及因營養不良和饑荒造成的死亡,令華埠華人數減少了近六千人。隨著當地出生的孩子漸漸長大,人口才稍稍回升。市政府總是斥責華埠是髒亂差的貧民窟,卻無意對此作出任何改善。相反,還經常宣稱華埠樓宇有問題,不適合居住,以此為理由將居民趕走。例如,1944年8月,政府宣布華埠上海巷的幾座樓宇,衛生不達標,強制將居住其中的300名華人攆走。
1945年後,部分華人開始搬遷至位于鮑威爾街的日本埠,但大部分華人,還是選擇留在擁擠的華埠。1949年,悠久的廣州巷被拆除,沿街兩側的廉價公寓亦全部被拆毀。當時,大部分華僑社團的樓宇,都位于卡路街和緬街之間的片打東街路段,商店多數是華人餐館、士多店,賣旅遊紀念品、乾貨或衣服。而在緬街和歌雅街之間的街區則大部分是華人雜貨鋪、肉店和餐館。之前華埠尚未出現的新式零售店,諸如珠寶店、音響店、照片沖印店等,慢慢在緬街和喜士定街一帶興盛起來。
溫哥華華埠以東是士達孔拿區。1949年,約有七千五百人居住其中,其中44%是歐洲人;33%是英裔加拿大人;11%是華人,剩下12%是其他族裔人。1950年代期間,由於該區毗鄰華埠,樓價和租金都比市區其它地方低廉,因而吸引了不少華人搬遷至此;加上該區的白人不斷遷出,使得士達孔拿區的華人人數逐漸增加,截至1957年,該區過半居民有華人血統,成為名副其實的華埠住宅區。當時,士達孔拿區近六成的樓宇因為日久失修而存在結構問題,有的甚至變成危樓。1958年1月,市政府將士達孔拿區列為重建區,當中274 幢樓宇,37%原有建築質量不合格,24%室內狀況“差”或“很差”。
1961年,第一期重建計劃拉開序幕。一年之內,區內六十多個城市地塊受牽連,當中大量華人“堂所”,如興美堂,均被拆除,新的樓宇計劃提供用地。當時,約三百名華人被迫搬遷,不少人為此倍感煎熬,比如,有十二位長者在興美堂朝夕生活了三十七年,卻因此被拆散東西。
1965年3月,市政府開始著手士達孔拿區第二期重建計劃。一年半之內,責令拆除二十四幢樓宇,包括保存尚好的中華基督教會堂。兩期重建計劃,共遷離約千名居民,其中超過半數是華人。1965年夏天,溫哥華城市規劃院開始了最後的第三期計劃,拆除區內所留下的舊樓,並重新安置三千居民。
1968年12月,士達孔拿區居民自發成立“士達孔拿區業主住客協會”,聯名致信市政府,要求政府貸款給居民用以翻新修建樓宇,取消收購拆毀舊樓計畫。1969年10月,士達孔拿區業主住客協會應邀與三級政府合作,成立“士達孔拿區工作委員會”。委員會經過協商決定,不再對該區進行大規模的拆遷,重建的目標應為:維護、修建、改善個人樓宇、公共建築和社區設施。1971年7月,士達孔拿區翻新計劃開始執行,共翻新229座樓宇。並實施各項美化計畫,例如蓮拿公園、歌雅街景觀工程、中英文雙語路牌指示等。同年,卑斯省將溫哥華華埠確定為“歷史保留區”。
1970年後,溫哥華華埠重新繁盛起,主要是獲得香港企業家的投資。由於片打東街和奇化街之間的路段,已沒有商業用地空缺,新移民開始在緬街、東喜士定街和其他華埠附近的街區投資做生意。1980年代期間,華埠完成了多個美化工程,包括裝設帶有金龍的紅燈柱,設置雙語路標,鋪設混凝土水泥路面和過街通道,並在大道沿途種植銀杏樹。同時維修翻新陳舊樓宇。新的建造項目包括中山公園和古典中國花園也于1986年完成。1987年,曾于1986年溫哥華世博會上展覽的“中華門”牌樓被移至中華文化中心門前作永久紀念。2008年,溫哥華市政府通過了十萬元的預算案,為華埠的全面更新計劃作准備。另外,市政府也與省政府建立了合作關系,攜手修葺華埠區內臨街的簷蓬,並展開一項照明研究,希望通過燈光更好地展示華埠夜景。
請將鼠標移動至站點,來閱讀詳細內容。
建於2000年,牌樓融匯了中西特色,象徵 “時間之旅”,華人與西人團結共建美好的加國。
該壁畫由程樹人繪制,展示華人由1885年開始,在加拿大一百多年來所經歷的奮鬥、安居至融合的過程。壁畫為溫哥華華埠建埠125周年紀念活動之一,於2010年8月13日揭幕。
廣州巷和上海巷建於1904至1905年,1940年代被拆毀廢棄。兩小巷現已重新修建。新建的蘇州巷,方便行人取道從上海巷步行前往中山公園。
家汶坊於2 0 0 1 年6 月2 6日完工。該鐘是1983年在廣州出土的西漢大銅鐘的複製品。廣州市政府將之贈送給溫哥華,為兩個城市建立姊妹城15周年的紀念物。
該樓建於1903年,原為保皇會辦公室及愛國學校。保皇會於1912年解散後,該樓轉售給林西河堂。
該樓建於1881年,由當時做航運進口貿易的商人陳才出資修築。1912年。溫哥華市政府拓寬片打街,徵用了森記樓前面24尺,使之僅剩5尺寬。第二年,建築師Brown和Gillam合作設計,通過使用上層飄窗、將公共浴室延伸至人行道下層的方式,增加森記樓僅剩的空間。後來吉尼斯紀錄大全將森記樓列為“世界上最窄的樓宇”。
溫哥華致公堂成立於1892年9月9日,是當時支持孫中山革命推翻清政府的地下組織,具有重要影響力。致公堂於1907年買下該樓作為總部使用。洪門大樓有兩個迥異的立面,朝向片打西街的立面採用了華埠“嵌入式陽臺”的建築方式;而朝向卡路街的立面則採用了傳統西式的建築風格。
北面有一系列融匯了中西建築風格且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的樓宇,包括建於1902年的大漢公報大樓;建於1920年的禺山公所,及建於1889年的永生號。永生號是華埠歷史最悠久的樓宇,由當時溫哥華著名華商葉生(葉春田)所有。原來是嬌小玲瓏的維多利亞義大利風格的兩層結構,於1901年往東擴建,在二樓加建了飄窗,並在原有建築基礎上加蓋了三層及溢出部分。此區域共有兩條小巷可從片打街直通至後巷。
中華文化中心大樓於1980年9月14日正式開幕。1986年世博會後,市政府將中華門遷移至文化中心大門前。十多年後,由於中華門經多年風雨侵蝕已經腐壞,於1990年代末被拆除。2000年,新建了一座帶有大理石雕刻的牌樓。
黃氏宗親總會,建於1921年,有嵌入式陽臺、彩色玻璃窗戶和一層瞞稅樓。帶裝飾的護牆及頂上四個尖頂讓整座建築熠熠生輝,另外,瞞稅樓的窗戶外加有木框作裝飾。二樓曾為文疆學校使用,由黃江夏堂贊助。黃氏宗親總會臨側是前李氏宗親總會,建於1907年。1972年在一場大火中被燒毀。轉售後,新業主修補原有立面,並加建一層。
中華會館大樓於1910年10月21日正式落成。第一、二層是華人醫院;第三、四層為中華會館會所。1911年溫哥華發生瘟疫,市政府將醫院遷出華埠,後來與聖若瑟醫院合併。南面其他著名的公所大樓包括洪門大樓、遡源總堂、陳穎川總堂等。
此地段有三座著名的樓宇,包括曾住有很多華人長者的耆英公寓;提供廉價住宿的美華旅店,以及建於1920年作為西加國民黨總部的國民黨大樓。
士達孔拿區與溫哥華華埠只有一街之隔 _ 歌雅街。該區超過半數居民為華人,當中有一間中文學校,一個中文公共圖書館,一個供長者隨時休息的中心,以及多間華人廟宇和教堂。
加拿大道教青松觀,建於1993年,常年在三樓慶祝各個道教節日。二樓供奉著很多祖先牌位。另外,該觀也遵從儒家的道德準則。
購物商場於1995年秋天正式開業,提供950個停車位的,吸引駕車人士來華埠購物。可容納千人同時用餐的富大海鮮酒家,是該廣場的亮點之一。
該碑立於2003年,以紀念在加華人對溫哥華、卑斯省和加拿大所作出的重要貢獻。碑身仿似“中”字,象徵中華文化,側翼是 兩個銅像,分別是鐵路華工和二戰華裔老兵的形象。
圖書文物館在1998年正式對外開放,珍藏著大量在加華人的歷史及傳統中華藝術品。三樓為檔案圖書館和藝術展覽畫廊。另外,中華軍事博物館亦在館內。
中山公園位於中華文化中心後方,免費供公眾遊覽參觀。只有其中的經典中國花園需要收取門票,並提供導遊和教育等服務。花園全年會舉辦各種音樂會、視覺藝術展等文化慶祝活動,另外也舉辦婚宴。花園於1986年完工,融入了大量蘇州園林的特色,包括假山,亭臺樓閣、池塘小橋,門廊、格子窗戶,滿種綠色植物等。整個園林由人行道和小橋連接,同時,走廊和畫廊又將園林劃分為不同的空間。設計師別具匠心地運用山與水兩種元素,烘托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境。
溫哥華市政府於1886年4月6日成立第一屆市議會。
溫哥華市政府 1886
溫哥華市政府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