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年,當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完工後,華人移民開始從卑詩省移居至加拿大東部。其中部份人在魁北克省定居,這個省早期已經有華人從美國乘坐火車或經由大西洋乘坐輪船到達。他們差不多所有人都定居在滿地可,只有少數人去了魁北克市。
1890年與1900年代,超過一千家華人洗衣店開設於 多個工人區,例如滿地可市的聖瑪麗與聖路易斯。1890年代早期,某些華人雜貨店,例如曾福和黃榮開設於杜芙蓮(Dufferin)區,在聖奧本(St-Urbain)與聖查理保羅密(St- CharlesBorromee)街之間的拉句詩浙(Lagauchetiere)街(之後熟知為愛珍街(Elgin),現在稱為克拉克(Clark)街);一個初步成型的滿地可唐人街開始融合。在當時,杜芙蓮區位於滿地可市商業區的北部邊緣,是一個破舊的住宅區,其中夾雜了倉庫,機器店與一些輕工業。這個區的許多業主把房屋分隔成很多房間並出租。大量的男性居民在這個區的工廠工作,他們所需要的洗衣店,咖啡館,餐館以及其他服務行業都是由華人移民提供勞動力。根據1901年的人口普查,加拿大華人數量達到17,312人,其中14,885人居住在卑詩省。1,037人居住在魁北克省,732人居住在安大略省,235人居住在阿爾伯達省,206人在曼尼托巴省,以及207人在其他省份和地區。因此,魁北克省是第二大華人定居地,而大部份華人居住在滿地可。
在1900年代,大約九成的滿地可華人姓譚、黃和李。他們已經建立自己的宗親堂所,但不同族氏卻經常發生衝突。譬如,當一個黃姓的洗衣店主覺得被一個李姓的洗衣店主欺騙,黃姓店主會在黃姓堂所投訴,而李姓公所則為李姓店主辯解。因此,經常因兩人之間的衝突,演變成兩個氏族會所的爭吵而告終。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不久,中華民國駐渥太華領事訪問了滿地可唐人街,並幫助華人成立了中華會館。中華會館由六位理事管理,每個堂所派兩人任理事(黃、李、譚)。當兩個氏族爭吵時,事件將會提交中華會館,經由第三個氏族的理事處理衝突。許多其他姓氏的滿地可華人對於中華會館的理事只由其中三個較大堂所選舉出來的而感到不滿。再者,1912年2月省政府通過了一個法案,滿地可華人洗衣店在$50牌照費的基礎上需要再繳納$50附加稅,白人洗衣店則無需繳納$50附加稅。中華會館理事馬上尋求總領事楊書雯的幫助。因此,在1915年二月,總領事楊書雯建議中華會館理事應該聯合,團結其他氏族華人,採取措施對抗洗衣店牌照費附加稅的徵收,以及其他針對滿地可華人的歧視法案。因此,基於中華民國領事的建議,中華會館的理事會包括五個不同姓氏的宗親堂所各委派一位會員(譚、黃、李、陳、胡和伍),其他組織如致公堂和憲政黨各委派一位會員,以及任何每年捐贈$2的華人。
在1910年代期間,滿地可唐人街,大概包括20家華人店鋪,從拉句詩浙西街與聖奧本街的交匯處開始向周邊的街區擴大。1918年10月,一種西班牙流感瘟疫在華人中傳播。因為唐人街沒有醫院,天主教修女在唐人街為華人設立了一間有十個床位的醫院。疫情結束後,華人社區僑領籌集資金,於1920年買下了拉句詩浙西街112號的一座大廈作為滿地可中華醫院。滿地可中華醫院由天主教修女管理,並有法語醫生兼職。
滿地可唐人街在1910年代後期開始興旺。直到1921年,滿地可華人人口為1,734,並成為繼溫哥華,域多利和多倫多之後的第四大唐人街。唐人街區域包括都車士打街(Dorchester Street),伊玲街(ElainStreet),拉句詩浙街(Lagauchetiere Street)和真拿維爾街(ChennevilleStreet)。大量的華人生意和機構,例如致公堂、中華醫院和基督教華人衛理公會教堂都集中於拉句詩浙西街,滿地可唐人街商業地帶開根壯大。
與其他唐人街一樣,致公堂和國民黨之間同樣有衝突。 兩黨成員之間的鬥爭經常在唐人街發生,還有就是天主教與基督教之間的競爭。天主教教堂在滿地可中華醫院佔了一個重要角色,權力較大。教堂同時為華人提供英語和法語課程。天主教學校委員會協助一個修女會為華人孩子開辦小學。如天主教一樣,基督教同樣提供語言課程和翻譯服務給華人。例如中華基督教青年會(EmmanuelCongregation Church)和中華基督教長老會(ChinesePresbyterianMission)組織了一個禮拜日的中文學校給華人孩子
在1923年加拿大政府通過了華人移民法案並拒絕華人進入加拿大,緩減華人人口增長,使華人人口增長只可以來自加拿大本土出生的。1941年人口普查,加拿大華人人口,只有34,627人,其中18,619人住在卑詩省,6,143人住在安大略省,3,122人住在阿爾伯達省,2,545人住在薩斯喀徹溫省,2,378人住在魁北克省,1,248人住在曼尼托巴省,372人住在斯高沙省和200人住在其它省和地區。滿地可唐人街華人人口為1,703人,而且在魁北克市的第二個唐人街僅僅只有130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舊的唐人街逐漸沒落並且最終消失。滿地可唐人街因為人口減少,土地投機活動和華人社區之間的不團結而逐漸沒落。在1950年代後期和1960年代初,滿地可唐人街附近的地產價值上漲,因為它處於舊滿地可與市中心商業區之間的三文治地帶。投機者購買唐人街的舊建築,然後拆除,使用空地作為停車場,當價錢合適時則賣出。1962年,例如消防局宣佈中華醫院不能再繼續使用並且關閉了。由於唐人街沒有合適的地方,最終一個新的中華醫院建立於唐人街以外地方。中華聯合教會亦被拆除,以便提供地方給魁省電力公司作為新的辦公大樓。
德查鼎商業廣場(Complexe Desjardins)發展計劃於唐人街的西北方。很多房子因為要拓寬都車士打街被拆除。(現在被熟知為列尼維克大道 Rene Levesque Boulevard)。因此,大量的舊建築在沒有重建的情況下被拆除。廉價出租房子在唐人街也很難找到了。1960年代,滿地可有8,000華人居民,而僅有大約8%的華人仍然住在唐人街。一份唐人街再發展計劃在孕育中,但很快就被擱置了,擱置的原因並不是沒有資金和官方支持,而是因為滿地可中華會館不能吸引華人足夠的興趣和不能聯合各個小團體。與其他華人社區類似,滿地可華人社區政治和宗教分裂,嚴重地影響社區項目的達成,唯一可以完成的是1967年建成一座寶塔在聖奧本街作為慶祝加拿大立國100周年紀念,成為唐人街地標,祈求和祝福加拿大人民和平幸福。
從1970年代到1980年代初,滿地可唐人街因為土地徵用與再發展而萎縮。1975年,聯邦政府公佈了基費儒廣場(PlaceGuyFavreau)的建設計劃,興建一座大型的辦公與公寓多層大樓。徵地導致了中華基督教會(Chinese Presbyterian Church),中華基督教長老會(Chinese Pentecostal Church),黃榮食品廠(Wong Wing Food Products Factory),一些唐人雜貨店和其他非唐人建築在該區域被拆除。中華天主教堂是唯一逃脫被拆命運的建築,因為在1977年它被定為歷史遺跡。市政府認為德查鼎廣場,基費儒廣場和社區廣場(Place du Quarter)這些大型的建築項目將是唐人街重建的催化劑和誘因,儘管他們只是在華人社區區域的邊緣上。
當這些專橫的重建計劃威脅唐人街的生存,滿地可華人社區仍然在親中國還是親台灣的派系中撕裂,不能聯合起來去反對這些計劃。再者,魁人黨在1976年11月執政後,1977年8月26日通過101法案,該法案禁止入讀英語學校,而且禁止使用除了法文之外的任何商業標識。所有說英語的和說其他語言的移民兒童被強制入讀法語學校。(Allophones是那些母語非英語和法語的人)。英語、法語語言的爭議加速了華人社區的分離。許多華人不關心唐人街的生存而且搬離了魁省。1975與1977年間,大約一千個華人家庭離開滿地可,唐人街的規模因為周邊的城市發展計劃而繼續萎縮。
儘管對唐人街的未來毫不關心,幾個有關的華人社區領袖在1980年9月成立了滿地可華人社區聯合中心(MCCUC),這個中心代表了48個華人團體和嘗試聯合社區去拯救唐人街。在1981年5月,滿地可市計劃徵地和拆除李氏公所大樓而擴寬聖奧本街。滿地可華人社區聯合中心成功動員超過2000人簽署一個請願書去保存這棟建築和保護唐人街。最後該棟建築被保留,但是寶塔公園因為聖奧本街的擴展而被移除。
唐人街的復興開始於1982年,得到約翰.什普(Jean Drapeau)市長與市議會的熱心支持,伴隨著貫穿唐人街的路牌安裝,天主教社區中心和博愛樓(長者之家)的落成。滿地可唐人街發展委員會(MCDA)與市政府緊密合作了一個三百五十萬加元的唐人街重建計劃,這個計劃把聖羅倫街(St.Laurent)和珍妮雯思街(Jeanne Mance)之間的拉句詩浙西街改建為一個三線,磚頭路面的步行街和圍繞步行街建立了兩個中華牌樓。幾棟舊式用石灰石建築及擁有“蒙撒特風格”屋頂的建築物被清潔和重新油漆。
1983年,滿地可展覽中心建在唐人街的南邊並阻擋了其向南發展。同年,另外有三座大型建築計劃:分別是滿地可華人聯合中心(MCCUC)的社團大樓「華人大樓」。這是一座九層,複合式的低收入住宅,可容納82戶長者和低收入家庭;基費儒廣場和小區廣場則吸引了許多中產人士與商人住在唐人街附近。1984年,市府允許聖羅倫街的西面用於商業用途,而且劃出了大部分的聖羅倫街東面的拉句詩浙街作為住宅區。這次劃分保護了唐人街的商業從東面發展。經過華人的爭取,市府更改法律並劃分聖羅倫街與聖多米尼克街(Saint Dominique)之間的建築為商業使用。
1986年,滿地可市府在唐人街建立了中山公園。1988年,中華天主社區中心在拉句詩浙東街與聖伊麗莎白街(St.Elizabeth Street)的街角建立了一座可容納22戶長者的「仁愛樓」。靠近會議中心的假日酒店在1991年完成,其帶有中華風格的樓頂設計,成為唐人街的地標。另外一個地標就是貫穿聖羅倫街的兩個中華牌樓。牌樓的建立得到上海市政府的幫助,上海市政府與滿地可於1985年成為姐妹城市。中華醫院於2001年由滿地可中華醫院基金會在唐人街重建。並從聖丹尼斯街(St. Denis Street)遷移至現在新址。
1986年,加拿大政府增加了一項新的“投資者”移民類別,在這個類別下,一名投資者只要在加拿大投資250,000加元,其本人與家庭都可以移民加拿大。因此,許多富裕的香港企業家與投資者來到加拿大,因為他們對香港的前景不抱希望。在接下來的十年間,大約15,000名來自於香港、台灣、中國的商業移民者在魁北克省投資了大約八億七千萬加元和創造了9,000份工作。許多華人移民來到滿地可並在聖勞倫斯河南岸的寶樂沙(Brossard)定居下來。在1990年代,香港投資者在寶樂沙的達馳露大道(TaschereauBoulevard)建立了三個以亞洲為主題的購物中心。許多華人商業同樣建立於康戈迪大學與拉薩爾學院的西面地區,特別是沿著基街(Guy Street)與迪窩打大道(Atwater Avenue)中間的聖凱瑟琳街(St. Catherine Street)。其中大部份的居民為來自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的移民和學生。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滿地可總領館座落於聖凱瑟琳西大街2100號。另外一部份華人商業在聖丹尼斯與約翰大隆(Jean-Talon Street)街的交匯處發展。
2011年人口調查顯示出在加拿大的華裔人口達到1,487,580人。接近84%或1,248,685人居住在八個城市:多倫多(531,635),溫哥華(411,470),滿地可(91,785),卡加利(75,470),愛民頓(60,715),渥太華(42,740),溫尼伯(20,410)及域多利(14,460)。
滿地可市成立於1832年。
1887 - 1889年的滿地可市議會
2013年的滿地可市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