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1年,數名唐人街物業業主和生意人組成了「溫尼伯華人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于1974年完成其唐人街發展規劃,他們計劃興建一個封閉式的,匯集商場購物、生活和娛樂等行業領域的商業區,並以行人路互通相連,總投資預計為一千萬,其中百分之二十由華人社區自行籌款。部分華商覺得該計劃太過激進,不切實際,而且他們不能承受關閉生意,拆除自己的物業及等待新商樓的建成所消耗的時間和費用。同時,該計劃也不夠著重於唐人街在商業和經濟方面的發展。另一些華人抱怨該計劃沒有考慮到老華僑的利益,因為他們長期居住在唐人街,將會受到該計劃的直接影響。因此,該計劃最終沒有提交給市議會審批,並于1975年被迫放棄。在此其間,另有兩個新項目已在唐人街開始進行,一個是由華人聯合教會興建,並于1978年竣工的「石安台」長者公寓;另一個是坐落在皇帝街和亞歷山大道的東北角的「帝國廣場」。
自七十年代初期,溫尼伯華人的人口已快速增長,尤其是1978年至1981年間大批越緬寮難民華僑的到來,市內華裔人口從1971年的兩千五百三十五人增至1981年的六千人。這突如其來的人口增長,令許多當地的中國商人和投資者在唐人街購買更多的物業,他們期待唐人街在不久將來會重建。當市政府于1980年宣布投資九千六百萬元重整市中心及相關地帶時,他們的願望終於實現了。在其十項重整計劃之一,為主要街道及其鄰近街區開發計劃,它鼓勵在唐人街(皇帝街)、普羅大道、塞爾柯克大道、奧斯本街和緬街等街區,注入新的投資並重點放在商業發展上。該計劃標誌著溫尼伯古老唐人街的重建及復興的開始。
溫尼伯華埠發展協會成立于1981年,它對唐人街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_包括需求、房屋問題、文化及社區設施等。最終以象徵式「壹加元」的價格,從省政府和市政府租借了位於唐人街的一個街區,將靠西面的一半用於興建一幢擁有一百一十一個單位,主要出租給低收入家庭的融華大廈;靠東面的一半則用於建造一所中式園林花園和王朝大廈,溫尼伯中華文化中心也將設立於此。
溫尼伯華埠發展協會主要負責唐人街的重建費用和整體發展,包括綠化皇帝街,建造「光華門」牌坊和中式園林花園,及承擔「王朝大廈」地下停車場百分之五十的營運費。唐人街的光華門牌坊上設有行人天橋,這座天橋橫跨皇帝街連接王朝大廈和中華大廈。溫城中華文化中心負責王朝大廈的興建,這座六層高商業大廈建有零售商鋪和辦公室,備有多功能體育場、圖書館、幼兒園和其他服務設施。溫尼伯華埠非牟利房屋協會則是為「融華大廈」的建設和管理而設立的,融華大廈于1986年9月13日正式開始運營,中式園林花園,唐人街光華門牌坊及皇帝街的綠化則在同年的10月15日完成。溫城中華文化中心也于1987年8月1日竣工並正式對外開放,它是當地兩萬多華人(包括五千多越緬寮華僑)的社交活動中心。
在溫城中華文化中心和溫尼伯華埠發展協會的發起和帶領下,溫尼伯唐人街得以不斷發展。這些團體本著保持唐人街的可持續性,為了更廣泛的激發華人社區的活力,同時又將歷史和現代元素相結合為長期目標,一直致力發展唐人街的非牟利事業。由和平大廈房屋公司管理的「和平大廈」就是目前唐人街的最新發展項目。它是一幢坐落於洛根道與公主街交界西南角的一幢七層高公寓樓,擁有從一睡房到三睡房等四十八套住宅單位,在一樓設有兩千尺的多功能活動廳,並採用最新的地熱能源設備供暖。和平大廈的總投資額約一千五百萬,由三級政府共同資助,2013年初,住客已開始陸續入住。除此之外,一座新的養老院也正在籌劃在皇帝街原「上海樓」餐館舊址處興建。「上海樓」餐館由李氏家族經過七十年,整整三代的輝煌經營,于2011年光榮結業。
新型的建築是唐人街不斷演變進化的組成部分,新舊交錯的建築群體現了唐人街的歷史演變和延續。如座落在太平街211號的磚樓,自1932年起就一直是國民黨的分部所在地。早些年時,傅查理、陳福蘭克、榮海啤、余查爾斯、王查理等也常聚集在這裡,為唐人街和活躍華人社區奠下基礎。如今這些具有歷史價值的古舊建築物,被八十年代興建的具有獨特風格的建築環繞,其中包括擁有行人天橋的光華門。在2010年代的最新市區發展,為唐人街添上了又一層新裝。在過去的十年中,溫尼伯市中心與唐人街同步發展,許多新的商家在很多中國新移民喜歡定居的溫尼伯南部逐步開始店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