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一個世紀,西人浮想聯翩,域多利唐人街是一處藏污納垢的神秘地區。內有四通八達的小巷和地下通道,陷阱的暗門。正派的西人,往往敬而遠之。但對華人來說,唐人街卻是家之所在,大家生活其中,能夠互相照應,守望相助,感受友誼和安全的歡樂。
數位三藩市富有華商,於1858年6月,乘船抵達域多利,隨即在莫倫街買地建木屋,供給即將前往菲沙河淘金的華工暫住。莫倫街被莊臣街小溪,隔離市中心,因此唐人街與市區的來往,只能依靠南邊的三道木橋,作為出入的通道。域多利唐人街初期的經濟命脈,都掌握在三家華商出入口公司手中,分別是廣利,泰巽和人和生號。在淘金時期,他們從中國招募華工前來加拿大,給他們配備必要的工具和生活用品,然後前往菲沙河淘金。這三家公司,同時也從事鴉片進口與加工。1870年代,鴉片是卑斯省出口美國的第三大商品,僅次於煤和皮草。域多利唐人街亦逐漸出現中產階層的商人。當時大部分的商鋪,都集中在莫倫街,也有零星的幾家出現在菲斯格街。1876年,秘密組織的致公堂,開始成立。同年,客家人興建了譚公廟。1874年,美以美教會在華埠內開辦了第一所華人教會學校。1870年代末期,域多利的華人已達一千之多。
昔日域多利市,是華人由中國和美洲太平洋海岸城市進入加拿大的商埠。1881年至1884年期間,有約16,000華人抵達域多 利,大部分都隨即前往修築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域多利唐人街在這一時期,得到空前的發展。截至1886年,面積在莊臣街小溪以北,超過四個街區,域多利市內2988名華人中,有87%定居其中。當時,溫哥華尚未成市,其前身格蘭小村,只有三個華人商鋪,住著不到五十名華人。
1890年代至1910年代初,是域多利大興土木的期間,唐人街地區大部分的木樓,也都改建成三層的紅磚樓宇。1910年代初,域多利唐人街的發展,達至最高峰,佔地多過六個街區,華人居民,達3000之多,其中有150家商鋪、10間鴉片工廠、20個僑團組織、2家戲院、1家醫院、3個華人學校、2間教堂,超過5個廟宇或祠堂及造就了一群富有商人。商店的背後是曲徑通幽的庭院,如詩如畫的拱廊及各種羊腸小徑。這些四通八達的小街巷,往往很隱蔽,不易為公眾覺察,而成為廉價公寓,鴉片煙館、賭場、妓院和其他生活場所。
溫哥華市,憑著海港水深廣闊的優勢,為太平洋鐵路西部終點,逐漸取代域多利市,成為重要的商埠。進入20世紀後,無論人口還是社會經濟的重要性,溫哥華唐人街,都超越了域多利唐人街。至1940年代,域多利唐人街,亦落後於多倫多唐人街。加拿大政府,於1967年實施《世界性移民政策》後,大部分華人新移民,擁有學問和專業技能,選擇環境更好的地方居住。同時,因為對華人的歧視漸漸減少,越來越多的唐人街居民,離開華埠,選擇較好地區居住。在1971年域多利唐人街調查結果顯示,當時唐人街面積,已縮減至2個半街區,華人居民僅有143人。域多利唐人街已衰落為窮街陋巷,當地市民,認為唐人街是刺眼的貧民窟。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大部分華人新移民,都選擇溫哥華、多倫多、滿地可、卡加利等大城市,而很少會前來域多利和其他小城市定居。
經過30多年的衰落,域多利唐人街,也和加拿大其他陳舊的唐人街一樣,面臨被清拆的命運。幸好Michael Young 和Bill Tindall 就任市長期間,重修域多利唐人街。這主要歸功於市議員Bob Wright,他相信域多利唐人街的經濟潛力和傳統承繼的價值,於市議會內,大力推動,於1979年七月,開始重修域多利唐人街計劃。黎全恩博士被市政府和中華會館委任為重修委員會主席。整頓唐人街市容項目,包括:粉刷樓宇及塗上新油漆,將電線、電話線等移至地下。美化行人道,興建“同濟門”牌樓,華埠療養院,和中華大廈〈政府資助住宅〉,修葺番攤巷,安裝中英雙語路牌,和指示往唐人街路牌。目前域多利唐人街約有400居民和100家商鋪。
時至今天,域多利唐人街內的中西居民和商店並不多,但整體還是保留著十九世紀的風貌,為北美洲內極少還保存連接傳承樓宇的唐人街。樓宇背後依然曲徑通幽,而保留著“紫禁城”的獨特風格。域多利唐人街也是加拿大最早進行全面性重修的唐人街,計劃自1979年至1986年,持續了7年完成。英國伊莉莎白女皇於1983年3月,訪問域多利期間,還蒞臨參觀唐人街。域多利唐人街也是電視和電影導演青睞的拍攝場地。1995年12月,加拿大傳承遺跡與紀念碑委員會,將域多利唐人街定為國家級重點歷史遺跡。由於域多利沒有太多華裔新移民,域多利唐人街在二零一零年也沒有很大變化,它已成為域多利市中心一部份,歷史保留區,華人尋根之處,和四方遊客必到之地。
域多利中華會館為唐人街的發言人, 主席及其他執行委員, 由理事會選任。理事會 由每個華人團體,選派三位代表組成。下列二十九個團體,
皆派代表出席理事會。
Table 1 Chinese Associations in Victoria, December 2009 |
|
Group 類 別 | Name 名 稱 |
(A) Political 政治 |
1 Chinese National League (Guomindang Fenbu) 國民黨分部 |
(B) County 鄉邑 |
4 Hoy Sun Ning Yung Benevolent Association (Taishan Ningyang Zong Huiguan) 台山寧陽總會館 5 Kong Chow Benevolent Association (Gangzhou Huiguan) 岡卅會館 6 Shon Yee Benevolent Association (Tiecheng Chongyi Hui, Victoria Branch) 鐵城崇義會 7 Hook Sin Tong Charity Association (Zhongshan Fushan Tang) 中山福善堂 8 Yun Ping Association (Enping Huiguan) 恩平會館 9 SamYap Society ( Sanyi Tongxiang Hui) 三邑同鄉會 10 Yue Shan Society (Yushan Fensuo) 禺山分所 11 Hoy Ping Association (Kaiping Huiguan) 開平會館 |
(C) Clan 姓氏 |
12 Lee Association (Lishi Gongsuo) 李氏公所 |
(D) Dialect 語言 | 15 Yen Wo Society (Renhe Huiguan) 人和會館 |
(E) Recreation 娛 樂 |
16 Han Yuen Club (Xianyuan Julebu) 閒圓俱樂部 |
(F) Business 商業 | 19 Victoria Chinese Commerce Association (Huabu Shanghui) 華埠商會 |
(G) Social 社交 |
20 Chinese Canadian Cultural Association (Huaqiao Lianyihui) 華僑聯誼會 21 Victoria Chinese Ladies Club (Zhonghua Fu Nü Hui) 中華婦女會 22 Victoria Chinese Cultural Centre (Zhonghua Wenhua Zhongxin) 中華文化中心 23 Hong Kong Chinese Overseas Association (Lüjia Gangqiao Lianyihui) 旅加港僑聯誼會 24 Chinatown Junior Lion Dancers (Huanbu Youtongxing Shituan) 華埠幼童醒獅團 |
(H) Religion 宗教 | 25 Chinese Pentecostal Church (Huaren Shenzhaohui) 華人神召會 |
(I) Others 其他 |
26 Victoria (Chinatown) Lions Club (Yuduoli Huabu Shizihui) 域多利華埠獅子會 27 Victoria Chinatown Lioness Club (Yuduoli Huabu Nü Shizihui) 域多利華埠女獅子會 28 Victoria Chinese Canadian Veterans Association (Yuduoli Huaren Tuiwujun Renhui) 域多利華人退伍軍人會 29 Victoria Chinatown Care Centre (Yuduoli Huabu Liaoyangyuan) 域多利華埠療養院 |
域多利唐人街,還保存一排相連建於十九和十二世紀的樓宇,它有32座傳承樓宇, 一半以上是意大利式的建築,這步行遊覽路線,由市政府大樓和百年紀念廣場開始,至同濟門牌樓,約一英里左右,須約一小時。
唐人街最早是在蓋莫倫街 (加富民街與德加斯街之間), 1960年代,街上舊樓宇續漸拆毀後,1962年,百年紀念廣場便建於空地上。
這些意大利式樓宇,是1880年代,唐人街典型的屋宇。 1880至1890年代,在這些樓宇背後,設有六間鴉片煙廠。
沿著斜路走下,便是昔日的莊臣街小溪,它分隔著唐人街與域多利市中心。
莊臣街小溪北岸的唐人街木屋,於1890年代拆毀後,兩層的住宅磚樓, 在該處興建。1974年,發展商利用四邊1890年和1900年代所建的磚樓,建成街市廣場。
天鵝湖旅店的店主威廉米高先生,將簡單實用的貨倉外貌,改裝和美化了外牆。
你行上盼多拿街時,可看見對面馬路一連串意大利式樓宇,曾經是華人租住的地方。
你的左邊空地,是昔日華人大戲場,1940年代,改裝為貨倉,1980年代,折毀為停車場。在2011年,這裡發展為一個擁有133個住宅及9,000平方呎零售單位的地產項目。
這樓是番攤巷入口,1904年台山寗陽總會館購入,為會館會所。
這230尺的窄巷,由兩邊四間磚樓形成,1950年代之前,有數間番攤館,為唐人街最熱鬧的中心。
中華會館於1884-5年創立,1909年代表滿清政府統治全加華僑。
客家人的譚公廟,於1877年建立,1911年拆毀後,客家人在地興建人和會館大樓,三樓安裝譚公廟。
大樓包括兩座有蓋騎樓和拱狀窗口的三層樓宇。孫中山先生推翻滿清後,保皇黨也日漸消失了,目前其中一座樓宇,為龍岡公所擁有。
轉左行往喜報街,經過華埠療養院後,便到達喜報街的客樓,它原本是一間馬房和馬車修理店,飛龍巷由昔日樓宇內一條走廊改建,穿往菲斯格街。
這座非精巧式建築的樓宇,代表1900年代之後,域多利流行的簡單建築風氣。
面對番攤巷,左面盧泰初樓,1802年建成,有意大利式的飛簷,和二樓展開的樓角露台,右面是1801年建的沈李樓。
由加富門街東邊望向西邊,你可以見到一座1897年建的小樓,地下與二樓之間,加了一層閣樓,不用納稅,政府稱之為「詐騙樓」。
轉右上喜報街,經過中華大廈後,對面是中山福善堂,該堂所以彩色玻璃圓屋頂而馳名。
穿過中華大廈的地下停車場位便是華僑公立學校,1909年成立。目前每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四時至六時上課,教授中文和中國文化。 中華會館會所,也設於校內。
這樓是愛德華意大利式的建築。
穿過至德堂內的小巷,到達一個小天井,左邊是昔日舊唐人街的細小住宅樓宇,於1991年翻新修建。
此樓代表唐人街的典型樓宇,特色是有蓋騎樓和「詐騙樓」,和美善藝術胸攔和三角楣飾嵌板。
同濟門意思是「同心協力, 和衷共濟,是唐人街的焦點,1981年十一月十五日正式開幕,經過十多年後,牌樓因太殘舊,於1996年初重修,並於是年十月六日再開幕。
域多利市政府於1862年8月2日成立